发布时间:2018-05-15 02:26:48| 编辑:admin| 浏览量:888
在混凝土体系中,粗骨料石子的空隙用砂来填充,石子的空隙率越大需要填充空隙的砂的数量也相应较大。砂的比表面积大于石子的比表面积,因此要使混凝土获得相同工作性,必要要增加包裹骨料表面的浆体数量。骨料石子空隙率越大,混凝土的浆体量相对较高,混凝土的经济性也就越差。混凝土浆体数量的增加会带来较大的收缩,产生较多的细微裂缝,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降低石子的空隙率是实现混凝土经济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骨料要达到最小空隙率和最大容重,必须是较大颗粒之间的空隙,由较小粒径的颗粒填充,再所余空隙由再小粒径的颗粒填充。填充空隙颗粒的粒径不大于间隙之距离,才能形成最小空隙率,否则会发生干涉现象,发生干涉松动现象无疑会影响骨料的容重和空隙率。从填充理论分析,若两种或多种骨料的颗粒之间较大颗粒的空隙由次一级颗粒填充且不发生粒子干涉,则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使混合骨料的空隙率最小。

骨料粒度、最小空隙率怎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