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8 01:19:57| 编辑:admin| 浏览量:705
某搅拌站浇筑一重点工程,C40泵送混凝土,使用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在凌晨1点,工地泵工反映混凝土有点难以泵送,打电话告知试验室调整,试验室人员没有去现场勘察,也没有观察出机混凝土的情况,到搅拌楼了解到生产用水比正常用水量略低一点,认为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了,就直接告知搅拌楼操作人员多加8kg的水。凌晨3点施工结束后,期间一共浇筑了100方的混凝土。上午7点,施工方发现浇筑的混凝土的水泥浆都漏光了,只留下石子。最后决定是浇筑的100多方的混凝土全部拆除。
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对水量敏感的问题
查找原因,晚上使用的砂石含水率偏高,最初发觉料难泵的时候,混凝土实际已经处于离析状态,当时应减少用水量,而不是增加用水量,最后导致混凝土比正常用水量多用20kg的水。
1.试验总结
聚羧酸母料系高性能减水剂,密度1.152,外加剂掺量1.0%,混凝土减水率27%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密度1.160,外加剂掺量1.3%,混凝土减水率21%。
萘系高效减水剂,密度1.193,外加剂掺量1.5%,混凝土减水率19%
采用聚羧酸母料系高性能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做净浆流动度和相应的粘度值。
在相同用水量的下,萘系减水剂的黏度最大,其次是脂肪族减水剂,聚羧酸母料减水剂黏度值最小,萘系在110g水的时候,黏度值最小,脂肪族减水剂在105g水的时候,黏度值达到最小,而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在85g水的时候,黏度值达到最小。
从对比数据可总结,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对用水量很敏感,当用水量达到一定量时,水泥浆的黏度值下降很快,最终的结果是混凝土内部水泥浆就会像水一样流光,留下石子。所以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对生产控制很严格,一旦大于3kg左右的用水量就能使水处在离析状态,在生产的时候要及时检查砂石的含水率变化,以及时调整生产用水量。
2.应对措施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制备掺加聚羧酸母料系减水剂的混凝土拌合物时,对于原材料砂石骨料中所含的水分,一定要准确测量,并从总用水量中扣除,以杜绝因对砂石骨料中含水分检测部准而导致不良后果的现象发生。应严格按照试验室确定的最佳减水率用量和用水量计量,不要随意增加减水剂用量或用水量,免得所拌制的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板结、含气量增加等不良状况。
聚羧酸母料减水剂配置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延长,如果搅拌不够,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在拌制过程中便没有完全发挥,导致滞后发挥作用。混凝土出站时控制的合适坍落度和和易性,而到现场后坍落度会增大,和易性会变差。
因为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掺量小,且对水量特敏感,所以减水剂的计量一定要准。为避免外加剂在计量过程中误差太大,建议使用较小的计量容器,减少冲程,或者将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稀释后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定期校核确保准确计量。
在同样强度等级的配比中,掺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砂率建议比掺高效减水剂的砂率提高3-4%,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降低对水的敏感度。
选择聚羧酸母料类型的时候,尽量选用低减水高保坍类型,而不要选择高减水类型,因为减水率越低,对用水量越不敏感,且坍落度损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