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0 07:22:21| 编辑:admin| 浏览量:822
近来由于聚羧酸减水剂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甚至低于萘系减水剂,导致使用聚羧酸母料的用户快速增加,使用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下面就聚羧酸母料厂家使用聚羧酸减水剂以来所遇到的问题谈点体会:

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进厂检验和使用注意事项
1 进厂检验
1.1 当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大货过磅后,应立即取样试验。试验时必须采用生产配合比(砂石可晒干),不得采用水泥净浆法试验;水泥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一周(若取样时间过长,水泥中的化学成分有变化,试验出的结果与生产实际不符,不利于指导生产);矿粉和粉煤灰也应是近期取出的样品;进行检测时的试拌数量不宜少于10升,若使用搅拌机搅拌时,试拌数量不宜少于15升,并且在试拌前应用同配比砂浆粘拌搅拌机内壁和铁盘,防止失准。
1.2 在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良好,并且坍落度经时损失不超过50毫米时,即可卸货。 若发现混凝土拌合物在搅拌后出现秘浆,并且抓地(稀浆秘至表面,砂石下沉且紧贴地面,很难铲动)时,要看1小时的状况,若1小时后不再离析,经时坍落度损失不超过50毫米时,也可评为合格,通知卸货;当达到1小时,混凝土拌合物还离析时,说明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掺量过大,可根据稀浆流出拌合物的距离大小而降低0.1~0.3%的掺量(距离在50毫米以内取0.1%,距离在120毫米以上取0.3%,中间值取0.2%)再重做,合格时再卸货。 若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损失过大时,应退货(说明聚羧酸母料减水剂与水泥或粉煤灰的某些成分不适应,请厂家重新调整配方再行试验,直至合格后再用。今年有些水泥厂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部分工业废石膏或无水石膏,导致拌合物的经时坍损过快,应及时与水泥厂家沟通,禁止掺加上述矿物。
2 进厂水泥的温度控制
2.1 在5至9月份,出厂水泥的温度较高,运至搅拌站的水泥温度最高可达83度,特别是当日最高温度超过30度以上时,拌制C30以上的混凝土就会出现坍损过快的现象;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达到32~34度,运到工地时就达到35度以上。使用聚羧酸母料减水剂时,若遇到出机温度较高时(大于32度)就会产生坍损过快的现象。出厂坍落度为220~230毫米,而半小时后就只有150毫米左右。在聚羧酸母料减水剂进厂检验时,经时损失为零,3小时后才损失50毫米。后来专门取了热水泥立即进行减水剂试验,经时损失仍很小。分析原因后得出如下结论:试验量太小,在搅拌过程中温度就降下来了;而在生产时,由于方量大,在搅拌过程中水泥开始水化,产生水化热,使拌合物的温度继续升高,从而导致拌合物的坍损过快。
2.2 在暑期生产时,应控制进厂水泥的温度不得大于60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得大于30度。如能达到上述条件,将不会出现坍损过快的现象。
2.3 当水泥温度无法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地下水冲洗砂石降温,把水池子上方苫盖铝箔面反射阳光,使生产用水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
3 聚羧酸母料减水剂的适应性
聚羧酸母料减水剂与其他减水剂相比,适应性较差,对水泥的温度、砂石的含泥量、矿物掺合料的成分、外加剂的掺量等都比较敏感。因此,在使用聚羧酸母料减水剂前,一定要用生产所用的大货进行试验,合适后再投入生产。